(记者 陈佳青 林雪凡 通讯员 摇慧敏) 从微笑接待每一位游客,到迅速处理突发事件,甚至能够熟练驾驶观光车……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,有这样一支团队,隐匿在广阔遗迹的各个角落,精心养护着5000年文明。
作为游客来到这里见到的“第一张面孔”,古城“大管家”薄小雪带领170多名同事,共同编织着一张服务网络,让世界文化遗产的每一次亮相都充满人文关怀。
早上8:30,杭州良渚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经理薄小雪的手机,已经响起了第一通电话。“公告牌要尽快放置到位。”“我可以给特殊游客安排引导员。”……解决各类问题的同时,她的脚步也不曾停下,迅速奔赴第一现场。
在她的精心调度之下,很快,票务、车辆、讲解等岗位的170多名小伙伴在公园就位。
9:00,公园准时开门迎客,薄小雪也接到了今天的第一个突发状况:两名残疾人游客的改装轮椅无法在园区行驶,需要帮助。
考虑到安全性,她第一时间调来专用“爱心车”,和同事一起耐心将轮椅固定在车上,还贴心嘱咐司机师傅在停靠站点为游客预留游览拍照的时间。
秋风习习的时节,她的脸上依然沁出了一层薄汗,但那句“接待无小事”让她不放弃对每个细节的把控,“我们每天接触的游客是成千上万的,可是我们是游客在这里看到的第一个工作人员。小到捡起一个垃圾,大到安抚游客情绪,都会为大众对良渚的初印象添一点光亮。”
每天,薄小雪都要在偌大的公园内绕上2-3圈,在一次次亲力亲为中,也解锁了越来越多的新身份。节假日人多时,她还会摇身一变成为观光车司机,熟练行驶过钟家港、莫角山、反山等一个个熟悉的地标,带领球球直播app下载_球球体育官网-线上买球游客走近神秘的历史。
5000年文明的风从耳边吹过,激荡起人们心中的涟漪。
时至今日,薄小雪守护着良渚这片让她魂牵梦萦的故土已有15年。
当她第一次踏入良渚博物院,5000年时光浓缩成具象,纹饰复杂的玉琮沁润历史的厚重,青绿玉璧上形态逼真的鸟立高台刻符展现出良渚先民的精湛技艺,令她心神一震。
2011年,她进入博物院担任社教专员,一场讲解长则一小时,一天下来要接待4-5批游客,繁重的工作却让她倍感充实。
多年来,良渚遗址不断有重大发现,薄小雪也不断更新着讲解内容。2015年,外围水利系统的发现和确认,再一次让她震撼,“原来5000多年前,良渚先民已经会在湿地上面堆台子,而且要堆到30多平方米宽,10米多高。不得不惊讶于他们对城市的规划。”
更让她感到高兴的,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她的坚持下开始对良渚文化感兴趣。她回忆道:“我们组织过小小志愿者实践活动,我当时带的一位小朋友后来成了博物院的专职志愿者,这就好像是我亲手种下的一颗良渚种子,在慢慢生根发芽。”
2019年,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对外开放,薄小雪毫不犹豫地开启了一段新的挑战之旅。在她看来,公园就是一个大型博物馆。为了让土丘之下的气象万千被听见,她毫无保留地将丰富的讲解经验传授给后辈们;办公室门口的白板上,贴满了各个点位的图片,记录着一场场思想的碰撞……
“作为前辈,她会教我们一些讲解技巧、专业知识。我也非常自豪,能将良渚文化传播得越来越远。”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社教专员陈晓栋感叹道。
如今,这位5000年古城的“大管家”每天迎来送往数以万计的游客,她与同伴们织就的服务网络正如千年前先民们的设计般精密运转,不断延续着文明的温度。“希望通过‘良渚论坛’,让球球直播app下载_球球体育官网-线上买球的游客不仅能看到自然之美,更能透过风景触摸时间的积淀,让人文之美带给大家心灵和眼界上的开阔。”薄小雪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