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记者 杨阳) 在良渚新城核心区,一片原本荒置的土地如今被一汪碧湖点亮。湖光潋滟间,美术馆、营地、市集次第展开,市民与游客沿湖而行,艺术、生活与商业在同一片空间里交织。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——玉湖。
这座被称为“没有天花板和围墙的艺术馆”的城市地标,自启用以来持续“出圈”:首周便带动城北万象城客流增长45%,一年吸引游客约600万人次、接待考察团100多批次;新媒体矩阵粉丝近3.5万,三次登上央视平台;荣获包括AURA亚洲城市更新奖、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7项荣誉;链接品牌与组织50余个,举办活动70余场次,覆盖艺术、运动、公益等多维领域……
昨日,“从一个湖到一座城·玉湖的秘密”一周年共创会在玉湖YOHOO PARK上岸市集举行,以上这些数据就是记者在共创会上获悉的。那么,这个湖为何能带动一座新城的跃升呢?
自然为基
构建城市公共生活的“呼吸场”
玉湖从设计之初,便不止于一片水域。它被赋予“城市绿肺”的使命,以14.54公顷湖面为核心,融合湿地、绿道、草坪与森林,成为杭州城北难得的生态枢纽。
在这里,晨跑者沿着智慧跑道掠过湖光,亲子家庭在Pandaroll亲子游乐园中嬉戏,骑行爱好者在olden101俱乐部追风,宠物也能在友好氛围下自在奔跑。而水下的世界同样精彩,潜堤、水下森林、生态砾石床与高效微滤设备共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净化系统,让水质透明度达1米以上。
更令人动容的是,那些超越景观功能、直抵人心的细微关怀。 智慧座椅不仅是休憩点,更是温暖的科技伙伴,为手机续电,为夜晚点亮灯光;《认领一个树朋友》活动,让市民与园中植物建立情感联结,从自然的旁观者变成共生的参与者;《暖暖的新衣》共创中,孩子们用废旧衣物为树木编织冬衣,将环保理念与艺术温暖一同织入城市肌理……
园区内,完备的无障碍设施、清晰的多语种导览、宠物便袋箱,无一不体现着对全龄段、多元化客群的尊重与体贴。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,让玉湖不仅是风景,更是一座有温度、可对话的生命共同体。
内容为脉
打造“公园+”的活力实验场
如果说生态是玉湖的骨架,那么内容就是其跳动的脉搏。一年来,玉湖以“公园的100件小事”为线索,发起了一场场球球直播app下载_球球体育官网-线上买球艺术、运动、文化与社群的共创。
从《Ball Ball Land》把运动场变成艺术乐园,到《Urban Wave城野波浪》用1000个塑料瓶共创一个公共艺术装置;从“春·醒春大会”“夏·玉湖好浪周”到“秋·公园社造节”“冬·跨年大会”,平均每场活动参与游客超10万人次;从央视体育在此直播世界杯预选赛,到无人机表演成为夜空常态……玉湖不断突破“公园”的想象边界,成为一个持续生长的内容平台。
同样打动人的,还有那些激发市民共创的艺术计划。秋日悄然发起的《白日造梦计划》,在公园一隅埋下故事的种子,而后收获整片由公众写就的璀璨梦河;《玉湖影像计划》让每个人都能成为YOHOO MAKER,用镜头诉说湖岸线上光与影的诗篇,记录下人与自然的深度交融。
这些看似微小的场景,恰恰构成了玉湖最真实的生活肌理,它不仅是活动的承办地,更是故事的策源地。正如一位市民在“白日造梦计划”中写的:“在这里,我找回了做梦的勇气。”
运营为桥
实现“人与城”的双向滋养
玉湖的运营,从一开始就带着“共治共享”的基因。它不是由政府或企业单向管理,而是吸引市民、品牌、艺术家共同参与。
横向联动周边商业体,纵向深耕市民需求,玉湖形成了“横向联动+纵向深耕”的双轨模式。城北万象城与上岸市集形成业态互补,余杭美术馆与公共艺术展形成文化呼应,智慧跑道与低空物流形成科技闭环……这一切,让玉湖不仅是一个湖,更是一个“湖区+商业+产业+生活”的复合生态系统。
最值得称道的是,玉湖的运营始终保持着对人的关照。当无人机起降场让外卖“从天而降”,当智慧座椅为手机充电、播放音乐,当后台的智慧大脑实时调控人流车流……在这里,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,而是温暖的服务。正如运营负责人所言:“我们不是在运营一个公园,而是运营一种生活方式。”
玉湖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三期规划中,功能空间会更加丰富,玉湖周边将规划引入多功能于一体的商业中心,同步完善文化配套设施,进一步补强商业商务、文化生态功能;配套设施也会更加完备,玉湖三期将规划建设绿道和泵道乐园,丰富市民休闲生活,提升生活品质与体验;停车资源有效扩充,玉湖三期将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库,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。
更令人期待的是,玉湖三期将进一步打通与周边区域的连接,强化其作为城北“城市磁极”的功能。未来,玉湖不仅是良渚文化大走廊上的关键节点,更是杭州城北“产城人文融合”的示范样本,它将以更开放的姿态,连接历史与现代、自然与城市、个体与社群。
一周年是里程碑,更是新起点。那些被保留下来的良渚纹路、被修复的湿地水系、被栽下的每一棵树,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:真正的城市更新,是让过去与未来在当下温柔相遇。
下一个365天,玉湖仍将如镜——照见城市的未来,也照见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