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4日,在仁和街道对阵百丈镇比赛中,马晨浩(左)正奋力拼抢
本报讯 (记者 章蕾 诸飞扬 陈名) 这个夏天,比天气更热的是余杭人自己的首届“未来杯”足球冠军联赛。8月24日晚,联赛小组赛首轮迎来焦点战,百丈绿竹队坐镇主场迎战仁和燎原队,这场承载着三地球迷期待的绿茵对决,上演“领先-绝平-绝杀”的跌宕剧情。
上半场,百丈队凭借主场之利展开高位逼抢,仁和队则以稳固的防守伺机反击,双方互有攻守,百丈前锋多次在禁区前沿制造威胁,仁和门将高接低挡力保城门不失。
易边再战,仁和83号球员马晨浩抓住界外球机会,与队友打出精妙配合,为球队首开记录;落后的百丈队随即调兵遣将,在终场前获点球良机,扳平比分;距离比赛结束约3分钟,仁和77号球员方雯以一记精准头球完成绝杀,将最终比分定格在2:1。
踢进本场首球的是29岁的马晨浩,仁和街道三白潭村村务工作者。这位拥有1.85米挺拔身姿的小伙不仅球技出众,生活中更有着极致的自律:不抽烟、不喝酒、不吃辛辣,严格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。
“我从小就喜欢踢球,足球带给我莫大的动力。高考前一天,所有同学都在晚自习,只有我独自酣畅淋漓地踢了一场。”马晨浩告诉记者,“非常解压,在球场上会忘记很多烦恼,只需要专注于脚下的球。”
高考后,马晨浩被双一流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录取,那颗深埋在心中的足球种子也终于有了生长的空间,他报名大学校队,正式开启系统训练。
理想虽美好,但现实还是给了马晨浩一击。因为没有过强的基本功,他一进队就是替补,这一补就是三年。
“每次训练都要从翡翠湖校区坐半小时的公交才能到?屯溪路校区?。”马晨浩说,训练场地条件艰苦,每次踢完球大汗淋漓,不管寒暑只有冷水洗澡,就这样他坚持了三年。除此之外,他还利用空余时间去健身房给自己“上强度”。终于,在大三那年,他成为了校队主力。
“足球不仅能带来多巴胺的快乐,更教会我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。”马晨浩说,这些年,足球让他结识了一群同样热爱运动的纯粹朋友。
因此,他始终没有放弃这份热爱,村超、高校校友足球联赛、镇街足球赛……不少业余赛事的绿茵场上,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。
尽管不是职业球员,但马晨浩这些年一直向自己的偶像C罗学习,坚守三条铁律:不抽烟、不喝酒、不纹身。甚至在饮食上也保持超乎常人的严苛,不吃辛辣和油炸食品,一日三餐多是鸡胸肉、荞麦面等低脂“干净”的食物。
除了关注饮食,马晨浩还有一套严格的睡眠规律,日常保证8小时的充足睡眠。身高1.85米的他,体脂率最低时仅有12%,这背后正是长期的自律和努力。
足球带给马晨浩的,远不止强健的体魄与自律的态度,还有满满的幸福生活。
马晨浩与妻子的缘分,也始于足球。两人本是初中同学,交集却并不多,大学期间恰逢欧洲杯,因妻子是西班牙队球迷,他俩常在一起看球、聊球,感情顺其自然地升温,最终走到了一起。
前段时间,妻子喜欢了10多年的球星大卫?比利亚举办球迷会,马晨浩专程陪她赴约,帮她圆了“追星梦”。
如今,两人已有一个4岁的儿子,马晨浩的绿茵场也多了一位专属的“小球搭子”,他常带着儿子在球场玩耍。
谈及未来,马晨浩希望自己能踢到65岁,把儿子培养成中后卫,父子能同场竞技。